“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這是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新任務、新要求。新晃通過全面梳理上級關愛精神,整理過來經驗,針對當前脫貧攻堅中弱勢群體幫扶盲點,對縣級層面社會關愛制度進行改革,創造性出臺普惠民生的“大關愛”政策,以“大關愛+脫貧攻堅”模式探索實現共同富裕的全面小康之路。
精準識別,將弱勢群體全部納入大關愛范圍。將9類家庭15類困難群眾全部納入關愛對象,覆蓋全縣所有困難群體,涉及3.3萬余人。同時,建立關愛對象數據臺賬和信息庫,定期對納入大關愛救助對象開展以“一看、二訪、三核、四定”為流程的調查核實,避免過度救助或救助不到位的問題發生。
分類施策,優化提升弱勢群體關愛方式。針對困難弱勢群體的不同需求,通過資金救助或補助、費用補貼或減免、物資發放或贈送、生活照料或服務、救治或安置、資助參保、就業救助、住房救助、情感關懷、司法援助、社區矯正等關愛方式,分類施策,為關愛對象量身定制關愛救助。
多措并舉,全面保障大關愛政策順利實施。整合政策資金。打破“部門資金部門用”的慣例,在國家法律和縣財力允許的范圍內,最大限度地關愛救助困難人群。將根據關愛對象類別,在設定年度救助資金上限的同時,適度突破個人承擔部分關愛救助力度。簡化救助程序。建立兩種申請幫扶救助渠道。一種是各職能部門按照制定的大關愛項目實施細則直接受理并辦理。另一種是在鄉鎮便民服務中心設置“關愛服務窗口”,先統一受理,再代為辦理或分轉辦理。廣泛宣傳政策。通過多種宣傳形式使關愛政策做到家喻戶曉。充分發揮“互聯網+民生”的作用,將政策內容、對象識別、辦理程序、政策落實等進行網上公開,增加關愛工作的透明度,提升群眾知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