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大抓狠抓猛抓產業,產業發展實現新突破。制造業規模持續擴大。六大工業新興優勢產業快速發展,新增規模工業企業80家,制造業增加值增長20%。東旭光電項目成功落戶懷化高新區,第一期投資25億元的電子保護玻璃項目實現當年簽約、當年建設、當年投產。實施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計劃,新增國家級、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家、4家。園區發展質量不斷提升。“五好”園區創建和園區專業化建設步伐加快,園區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12%,占比65%;園區技工貿收入增長15%,主導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占比65%;園區畝均生產總值、畝均稅收均增長15%。靖州產業開發區獲批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生態文化旅游加快復蘇。召開全市生態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大會,生態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十大行動扎實推進,全年接待游客6800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540億元,分別增長16.3%、14.6%。會同粟裕故里成功創建4A景區,芷江抗戰勝利旅游區創建5A景區通過省級景區景觀質量評定,麻陽入列“2021中國康養百佳縣市”,溆浦穿巖山獲評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現代商貿物流穩步發展。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加快推進,佳惠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園二期、懷化高新產業物流園一期建成投用,新增限上商貿流通企業45家。跨境電商業務“破零”,實現出口1053萬美元。
2022年,我們將聚焦先進制造業發展,推動現代產業擴量提質。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壓艙石”,必須大抓狠抓猛抓,不斷夯實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產業根基。
大力推進制造業發展。圍繞六大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全面實施“鏈長制”,建立高質量政策供給體系,實行“一鏈一策”,促進產業鏈向兩端延伸、價值鏈向高端攀升。實施優質企業梯度培育行動,設計并打通“小升規”與“專精特新”企業上市兩條快捷通道,促進規模工業企業增量提質,力爭新增規模工業企業100家、國家級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家,支持推動正清制藥、懷仁博世康等企業上市。突出抓好懷化高新區模塊化智能終端產品研發生產、湖南光電新材料產業園等重大標志性項目,確保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18%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占工業總產值比重20%以上。
加快創建“五好”園區。按照“三生融合”“三態協同”要求,修訂完善園區規劃,優化園區功能布局,支持園區調規擴區。堅持高新區經開區“兩主一特”、縣級產業開發區“一主一特”發展,加快園區專業化建設。推進沅陵電子信息孵化基地、辰溪軍民融合產業示范基地建設。全鏈條向園區放權賦能。完善園區金融、人才、現代物流等服務平臺及就醫、就學等功能配套。探索建立更加科學的用人機制和薪酬制度,實現干部能進能出、人才脫穎而出。突出畝均效益導向,盤活園區閑置資產,提升園區土地集約利用水平。實現園區技工貿收入增長15%以上,畝均生產總值、畝均稅收均增長15%以上,園區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9.5%以上,力爭2家以上產業園區進入全省50強。
做大做強現代服務業。圍繞建設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突出抓好佳惠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園、大湘西農產品生鮮冷鏈倉儲物流園等項目建設。實施城鄉物流服務一體化工程,完善市縣鄉村四級物流網絡平臺,推動快遞行業規范健康發展。大力推進佳惠五星級酒店、宏宇商業廣場、開元大廈商業綜合體建設,建成運營飛達廣場、步步高中環廣場、盛世華都大酒店等重點商貿綜合體。引進現代服務業品牌企業3家以上,新增限額以上商貿服務企業50家。大力培育5G應用、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產業,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增長15%以上。鼓勵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力度,更好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堅持“房住不炒”,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加快會計、法律、信息咨詢、資產評估、文化創意等產業發展。全方位開展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支持悅麓里旅游風情街等創建省級示范步行街。
超常規推進招商引資。秉承“精準、執著、舍得”理念,突出產業鏈招商、專業化招商、服務半徑招商、行業招商、高校招商、協會招商。主攻長三角、成渝雙城經濟圈、粵港澳大灣區等重點區域,緊密跟進中車、大唐、正威、仙鶴、格力、三一重工等重點企業,引進“三類500強”企業項目8個以上、2億元以上重大項目70個以上;圍繞延伸產業鏈,引進一批成長型、科技型企業項目,形成大項目頂天立地、小項目鋪天蓋地的生動局面,實際到位省外境內資金增長15%以上,實際到位外商直接投資增長30%以上。實行“五個一”項目服務機制,建立重點項目全程跟蹤服務、巡檢和現場觀摩機制。